龍紅紫娓 見到龍紅紫娓時,她裹了件黑色羽絨服,沒戴什麼首飾。這樣簡單的姿態,讓人很難和她在國際時尚界受到的讚譽聯想在一起。 這位留着利落短髮,小個子的姑娘,帶着大涼山工匠們的手藝,一路走到了倫敦。 她設計的那些充滿民族烙印又帶着現代美感的首飾,屢屢被《Vogue》、《T Magazine》、《ELLE世界時裝之苑》大篇幅報道。 有着“行業聖經”之稱的《Business of Fashion》,在討論中國設計時,更是多次對她進行介紹。 她創立的配飾品牌 Soft Mountains 軟山,被《Vogue》國際版評為中國七大新鋭珠寶設計師品牌之一。 2019 年 9 月倫敦時裝週期間,紫娓在倫敦雅山畫廊(Arthill Gallery)舉辦了展覽龍紅紫娓覺得,自己當初帶着彝族的首飾飛往倫敦,本來是一個偶然。
但沒想到,行李箱中偶然帶去的配飾,卻讓她重新認識了傳統工藝的美,也幫她開啓了自己的國際時尚之路。從一顆鏤空珠子入手,龍紅紫娓開啓了軟山的第一個系列。 這款鏤空的珠子被她親切地稱為“小燈籠”。彝族諾蘇人創造出了這款獨特的珠子,寓意吉祥和祝福。在她母親出嫁時,就戴着外婆留給她的長長的串珠。鏤空的銀珠不僅輕盈適合佩戴,也因為複雜的工藝,擁有獨特的紋理和質感。鏤空銀珠一顆顆垂墜而下,有一種古典的韻律,層層柔和的弧線中,總重卻只有11.7克,輕靈優雅。單單一顆珠子,就要先將柔軟的白銀絲經過扭、編、掐等工藝,做成兩片花瓣狀的銀絲薄片,並且重複多次來保證它的韌性。製成的花瓣狀的薄片要放入牛角模子中捶打,製成用來組成珠子的鏤空半圓,再與不同形狀的銀絲部件接合,最後經過火燒,還原銀製珠子純淨的顏色。在手藝傳承的過程中,製作技術已經得到了改良。但工匠們用來定型的牛角模子,卻往往代代相傳。它也讓每一個師傅做的鏤空珠子,有着不同的個性和質感。 沒有人覺得民族文化可以成為時尚,在大多數親戚和朋友的眼裏,少數民族的設計僅僅是粗糙的旅遊紀念品。她也有過迷茫的時候:“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説,我是不是要去找一份工作了。因為我當時全身心地在做。但很多人給我的建議是聰明一點,直接找份工作兼顧自己……但當時我是想破釜沉舟,不要給自己退路。”《Business of Fashion》在報道中兩次提到軟山她最終沒有去找工作。“雖然也會有很down的時候,但是第二天我還是會起來,開始做這個事情。”而讓她終於覺得軟山這個品牌可以做下去的,是一封深夜的郵件。2019年,她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知名電商Net-a-Porter的郵件。她回憶道:“當時我收到郵件的時候就想,不會是假的吧?那時候,我們的粉絲只有一兩百人,但是它説很喜歡我們的品牌,選了我們的產品。全球的品牌都想跟他們合作,被行業老大認同了,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。”繼和Net-a-Porter合作後,軟山還與連卡佛達成了合作協議。 大涼山裏彝族工匠的手藝,正經由他們走向世界各地的買手店。 在今年春天的新系列中,紫娓正打算擴展自己的產品線。她一直有着更廣闊的視角:“不能侷限於説我是彝族,我就只做彝族的東西。有更多的可以去挖掘,不完全侷限在這裏。”紫娓在倫敦雅山畫廊舉辦的展覽「我們」,新系列為西方的觀眾呈現了彝族文化和歷史。在《T Magazine》的採訪中她堅持説:“我不希望消費者是為了支持我們而購買產品,我希望的是他們真正愛上我們的設計,再通過產品瞭解品牌文化。”但也有些沒見過面的彝族年輕人,會發私信和她説,因為軟山,他們才學會了珍視本民族的美。我發現,軟山的作品總是以自然命名:深海、瀑布、太陽、雨滴、流雲……小時候的紫娓喜歡坐在院子裏,看對面滿眼的羣山:“我可以整天都看山,也經常在山間玩耍。“在採訪的過程中,紫娓也和我提到了山:”2017年那時我在採風, 我就顛簸在卡車上, 起起伏伏的山裏。”“以前我們是在山裏的,所以我們 soft mountains 其實就是山。“她説:“我們其實是和大自然有很緊密的聯繫的。時尚圈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, 其中很大的一個點就是你的過度生產。所以我在做一個東西的時候,我希望這個東西能講一個故事,它是一種傳達,有一種意義所在。” 對她來説,軟山就是一種剛柔並濟,在柔軟與堅強中,尋找自己的故事和意義。資料來源:《T Magazine》,《Business of Fashion》,《Elle》,Craft China《Daughters of the Moon》,softmountains公眾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