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喬巴(富書主編),來源:富書(ID:kolfrc),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不説破 往往才是大智慧 前幾天,考研國家線出來。 家裏的阿妹總分過線,可是英語差了一分。 就這一分,讓她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,也讓她在學校裏覺得低人一等。 家裏讓我給他打電話安慰一下,我想了想,覺得可能沉默才是最好的關心。 網上有句話:人類的悲歡,往往並不相通。 當你不知道對方的心緒和處境時,貿然的開口可能只會加重對方難受的情緒。 要知道這些年,因為考研失利造成悲劇的案例並不少。 前兩年,四川一名22歲的男孩發現考研成績不理想,網購100片劇毒藥品自殺。 2018年,名校大學女孩因為考研失敗,從高樓墜落。 還有人因為1分和清華失之交臂,失望的他選擇這個世界説再見。 魯豫《偶遇》中説: “無論是誰,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,那是一條漫長、黝黑、陰冷、令人絕望的隧道。”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內心在經歷什麼,這個時候,沉默也許才是最大的尊重。 而一句不知輕重的話,一個嘲弄的眼神,都可能成為一把尖刀,撕破最後一點尊嚴和希望。 恰到好處的分寸感 才是最高級的教養 有一句説,人和人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。 有距離,才會有尊重;有尊重,才會讓關係持久。 《禮記·中庸》有云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願乎其外。” 即便再好的關係,也不能逾越了界限。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甲之蜜糖,是不是乙之砒霜。 所以,懂得管住嘴,才是最大的教養。 閉嘴是一種修行 沉默是一種智慧 越想越是至理名言。 《大學》説:“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” 多一份沉靜、心安,就多一份智慧和力量。 説到底,人生無非三件事:老天的事、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。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,前兩件事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,那就只管做好自己的事,改變自己能改變的,未經他人之事,勿輕易下判斷。 |
|